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zhàn)決勝這樣一個階段,我想我們應該做到“八個時!弊晕覍徱。
時常掂一掂責任使命的分量。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我們干得好不好、名聲好不好,群眾會記住的,歷史會評價的。現(xiàn)在,扶貧攻堅拔寨的使命就擺在面前,把這件事做好了,我們心里就會踏實,就會有榮譽感、價值感、成就感,才算真正履行了責任和使命。
時常想一想群眾企盼的目光。每當去貧困群眾家里的時候,我們看到zui多、感觸zui深的就是他們那種想脫貧致富而又無助的目光。在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有責任為他們做些事的時候,我們是做還是不做,是真做還是假做,是實做還是虛做,是經(jīng)常做還是偶爾做,是全面地做還是有選擇地做,這取決于也反映了我們的覺悟、境界和素質(zhì)。
時常照一照作為公仆的身份。對黨員干部來講,有了職務,有了待遇,就要想一想我們?yōu)樨毨罕娮隽硕嗌佟H绻隳芴?00斤卻只挑50斤,能解決10個問題卻只解決一兩個問題,能干8小時卻只干4小時,就應當感到愧對身份。
時常查一查工作作風的差距。人是有差異的,工作上、業(yè)績上、作風上難免有差距。但不能坐視差距不管,而是要正視差距,急起直追。要經(jīng)常找一找作風上的差距,經(jīng)常拂一拂身上的灰塵,這才是正確態(tài)度。如果是自我放縱不好的作風,甚至“腳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老百姓肯定會對你不滿意,組織上也要對你做出處理。
時常理一理思路舉措的頭緒。扶貧脫貧不僅任務繁重,工作的形勢、遇到的難題、群眾的訴求也在不斷地變化。我們的思路和舉措不能一成不變,要經(jīng)常理一理頭緒,有針對性地去完善思路、謀劃舉措、解決問題。從聯(lián)村聯(lián)戶為民富民行動,到“1236”扶貧攻堅行動,再到“1+17”精準扶貧方案,就是這樣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
時常測一測攻堅任務的答卷。抓扶貧必須有做答卷的意識,對照工作圖表,通過經(jīng)常調(diào)研、評估來作出判斷,看一看是不是按計劃、按節(jié)點、按要求完成了任務。在此基礎上,一個節(jié)點一個節(jié)點地做,到zui后才會有好的結(jié)果。
時常聽一聽民意認可的程度。脫貧攻堅抓得好不好,要看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社會評價和實際效果,但zui根本的一條,是群眾是否滿意。如果群眾滿意,我們就繼續(xù)前進;如果群眾覺得不對頭,我們就切實整改。
時常振一振決戰(zhàn)決勝的精神。脫貧攻堅既是一個主戰(zhàn)場,也是一個大考場,難題會接踵而至,挑戰(zhàn)會應接不暇。但我們不能怯場,更不能退縮,要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不攻克碉堡就不下火線,帶領貧困群眾攻堅拔寨、走向全面小康,真正干出一番經(jīng)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日前在全省精準扶貧現(xiàn)場推進會上說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