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馬拉松比賽為何能迅速在國內(nèi)遍地開花?首先,和民眾的健身意識息息相關;其次,馬拉松是張亮麗的“城市名片”;zui后,馬拉松比賽是公共管理的大檢驗。
昨日8時,2014廣州馬拉松鳴槍開跑!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0000名參賽選手,沿著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半程(21.0975公里)、迷你賽(5公里)三條跑道,釋放活力與熱情,挑戰(zhàn)耐力和意志,踏響一年一度的羊城盛事。(11月23日《廣州日報》)
今年的廣馬參賽人數(shù)火爆,各個項目申請人數(shù)早已超過限額,只能抽簽確定zui終參賽者。廣馬也成為國內(nèi)shou個實現(xiàn)馬拉松、半程馬拉松、迷你馬拉松同時抽簽決定參賽名額的馬拉松賽事,熱鬧程度可見一斑。
近年來,城市馬拉松越來越火,包括廣州在內(nèi)的不少城市,馬拉松比賽成為“全城熱戀”的體育盛事,一票難求已成常態(tài)。今年10月“北馬”采用搖號方式,中簽率只有14.2%。新華社評出2013年中國體育十大新聞,“跑馬拉松賽成健身新時尚”位列其中。馬拉松在國內(nèi)的火爆程度,不言自明。
一場耗時不短的馬拉松比賽,看似枯燥辛苦,為何具有如此大的魔力,能迅速在國內(nèi)遍地開花?
首先,和民眾的健身意識息息相關。跑步,作為一種對客觀條件要求zui低的運動,越來越受市民青睞。每到夜幕降臨,珠江沿岸絡繹不絕的夜跑族、健身房里揮汗如雨的跑步者即是例證。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動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運動。據(jù)統(tǒng)計,2013年國內(nèi)共舉辦39場田協(xié)認可的馬拉松及相關賽事,而發(fā)達國家舉辦數(shù)量要多得多,美國每年有700多場,日本也有200多場馬拉松賽?梢灶A見,未來我國馬拉松之火將繼續(xù)旺盛。
其次,馬拉松是張亮麗的“城市名片”。一場馬拉松,吸引的不僅是當?shù)伢w育愛好者,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跑步族都會蜂擁而來。今年廣馬,參賽的外地選手比例從去年的15.6%增加到38%,外籍選手也紛紛趕來。一場馬拉松,無論是圍觀者、參賽者還是屏幕前的觀眾,都能或多或少體驗到城市風貌、環(huán)境狀況、人文素質(zhì)等,可以說一場馬拉松就是一部城市宣傳片,倒逼管理者重視環(huán)境治理、交通優(yōu)化、建筑修葺等問題。
zui后,馬拉松比賽是公共管理的大檢驗。馬拉松比賽引入市場化運作后,政府投入成本低,效應明顯,不少城市管理者推崇備至,而同時馬拉松關乎配套服務、安全保障、交通疏導、醫(yī)療應急等問題,是公共管理的“大練兵”。此前部分城市由于流動廁所較少出現(xiàn)選手“尿紅墻”的尷尬場面;波士頓馬拉松出現(xiàn)的爆炸案件……都是值得吸取教訓的反面教材!梆B(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說到底,能不能舉辦好一場看似簡單的馬拉松賽,考驗城市管理的能力與智慧。而這種綜合練兵,正符合民意期待。
在本屆廣馬上,訓練有素的志愿者、造型怪異的變裝秀也是亮麗風景?梢哉f,馬拉松對于城市的意義,遠不止一場跑步比賽,未來馬拉松比賽也必將火爆。期待在每一屆馬拉松比賽的歷練中,整個賽制更加成熟,公眾文明、公共管理等也能水漲船高。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