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guān)注微博
(1)抱怨報怨
“抱”“報”兩字的區(qū)別在于,一對己一對人。“抱怨”偏指自己不滿情緒很大,描寫的是自身的心理活動,如“這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別人”;“報怨”則指向別人報仇,描寫的是針對外人的外在行為。如“這次惡性事件是由肇事者報怨引起的!
(2)義氣意氣
“義氣”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重義氣”“義氣千秋”等!耙鈿狻,指志趣、性格、氣概,如“意氣相投”“意氣風(fēng)發(fā)”,也指偏激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3)變換變幻
如果變換的方式或內(nèi)容很不固定,就要用后者。如“風(fēng)云變幻”“變幻莫測”等中的“幻”不能寫作“換”。
(4)竄改篡改
二者都有改動的意思,但改動的對象和動機不同。
“竄改”指改動成語、文件、書籍、古書中不應(yīng)該改動的部分,單指文字改動,對象多是具體的書面材料,不含貶義,如“抄寫文件要細(xì)心,不要隨意竄改”。
“篡改”指用作偽的手段別有用心地改動或曲解,把正確的東西改為不正確的東西,不限于文字的,含貶義,對象多是比較抽象的東西,如理論、政策、學(xué)說、歷史等,如“他們肆意篡改歷史”。
(5)處世處事
“處事”指處理問題,外理各種事務(wù),如“他處事嚴(yán)肅,態(tài)度卻十分和藹”。“處世”指在社會上活動,跟人來往,如“他闖蕩江湖多年,有看豐富的處世經(jīng)驗”。
(6)度過渡過
“度過”指某時間已過去,如“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渡過”指由此岸到彼岸,有“通過”的意思,或通過難關(guān)、困難、危機等,如“渡過了長江天險”。
(7)法制法治
表示要根據(jù)法律來治理國家,用“法治”;指有關(guān)的法律制度,用“法制”。如“實行法治”和“健全法制”。
(8)反映反應(yīng)
“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況(多用于對上級)!胺磻(yīng)”,指由外來刺激引起的自身的某種活動或回應(yīng)。
(9)國事國是
“國事”指國家大事;“國是”,指國家大計,國家的大政方針。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后者,比如較具體的事務(wù),不能用“國是”。
(10)功夫工夫
“功夫”一般說的是造詣、本領(lǐng),比如“這幅字功夫很深”!肮し颉币部捎糜谇懊孢@層含義,但也可指時間、時候。如“沒閑工夫”是指沒有閑暇時間,“我上小學(xué)那工夫”是指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這時都不能寫成“功夫”。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xué)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