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公文,中國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多種類型,及至兩漢時期,已發(fā)展出詔、策、冊、奏、章、表、咨等幾十種。公文如同時代的鏡子,照出歷史興衰,反映文明進步。作為一種公共性文體,公文將中華文明連綿不絕的精神和昂揚剛健的風骨傳承至今,實現(xiàn)了文化不朽。當前,常見公文類型有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紀要等十幾種。如果按語言風格分類,筆者體會,大致可分為講話、行政、調(diào)研等幾個大類。公文寫作是機關干部的看家本領。新進機關的同志,從校門邁進機關門,對公文寫作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卻往往不得要領。這里結合自身體會,給新同志們幾點建議。
五“宜”
第一,文字有政治。公文姓“公”,是傳達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公布法規(guī)和規(guī)章,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請示和答復問題,報告、通報和交流情況的重要載體。起草公文,必須與黨中央最新精神和決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必須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公文的政治性還體現(xiàn)在其嚴謹、規(guī)范和精準上,應確保公文的字字句句都經(jīng)得起推敲,經(jīng)得住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第二,務實為首要。公文以解決問題為首要目標。寫實公文應獨立思考,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的那樣 :“講符合實際的話不講脫離實際的話,講管用的話不講虛話,講有感而發(fā)的話不講無病呻吟的話,講反映自己判斷的話不講照本宣科的話,講明白通俗的話不講故作高深的話!濒斞赶壬矎娬{(diào)寫文章應做到“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應用事實說話,用數(shù)據(jù)說話,夾敘夾議,善作比喻,把“黨言黨語”“法言法語”“群言群語”有機融合起來。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講 :“調(diào)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卑颜{(diào)查研究與解決問題的關系用鮮活的語言自然流暢地表達出來,才能既務實又生動。
第三,求新起風雷!耙饨橙缟褡兓P端有力任縱橫。” 創(chuàng)新是文章的永恒主題,也是公文寫作第一難。創(chuàng)新不是天馬行空,而需要充足的知識庫存、艱苦的實踐探索、長期的積淀領悟。實踐是最大的舞臺,生活有最多的色彩。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在此基礎上,還需努力練就“吐納珠玉之聲”“卷舒風云之色”的風雷文筆。做到為文有氣勢,“四面江山來眼底”,體現(xiàn)應有的視野、胸襟、手筆 ;有情懷,“萬家憂樂到心頭”,避免官話、套話、空話;有立場,搞清楚誰在說、說什么、對誰說、怎么說,找準調(diào)、搭好架、選好料、增強味。
第四,清晰乃成文。文章之邏輯,好比人體之脈絡,雖無象無形,卻貫通全文,不可或缺。呂叔湘、朱德熙兩位語言大師在《語法修辭講話》里說 :“要把我們的思想正確地表達出來,第一件事情是要講邏輯!边壿嫹从澄恼赂鞑糠种g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廣義的邏輯包括政治邏輯、辯證邏輯、形式邏輯等 ;狹義的邏輯主要指形式邏輯,即遵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基本規(guī)律。沒有良好的形式邏輯,文章容易給人以凌亂感。起草公文前應深入思考,理順邏輯,避免百密一疏。比如,同一律需保持概念內(nèi)涵的同一性,避免偷換概念或轉移論題 ;矛盾律要求對同一對象不能既肯定又否定 ;排中律要求對兩種相互矛盾的看法應有所取舍,不能全部否定 ;充足理由律要求說明觀點時必須論據(jù)為真且因果關系成立 ;等等。
第五,提高海拔線。思想是文章的制高點。好文章應有主題和思想,公文也不例外。文章沒有思想,形成不了觀點,就如同一個人站不起來。只有讓讀者或聽眾被思想感染、被思想啟迪,文章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才算具有穿透力和影響力。應注重對事物作透徹分析,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zhì)、剖析本質(zhì)。應對問題有獨到見解,挖掘事物內(nèi)在聯(lián)系,追蹤發(fā)展趨勢,鉆研疑難問題。應注重觀察,從正反、縱橫、時空、彼此等多角度去分析、比較和研究,善于抓關鍵點、用辯證法。
五“忌”
第一,忌材料收集不充分。公文以準確全面為基本要求,必須在掌握了充分信息、詳細材料后才可動筆,切忌以偏概全、以點概面,陷入“盲人摸象”的誤區(qū)。按來源分,材料可分為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直接材料是公文起草者通過實地調(diào)查研究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間接材料是采用案頭調(diào)研、座談調(diào)研、書面調(diào)研等形式收集匯總的經(jīng)過他人整理的資料。無論通過何種方式收集材料,都應努力做到全面和準確,避免因材料的片面或不準確影響內(nèi)容。
第二,忌謀篇布局不清楚。沒有謀好篇、布好局就急于動手,很可能會“翻燒餅”,造成重復勞動。謀篇布局需要把觀點和材料按照一定的邏輯加以組織、整理、運用,實現(xiàn)融會貫通。如《文心雕龍》中所言:“總文理,統(tǒng)首尾,定與奪,合涯際,彌綸一篇,使雜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須基構,裁衣之待縫緝矣!蔽母宸謳撞糠,怎么開頭怎么結尾,哪些先寫哪些后寫,怎么轉接怎么呼應,怎么點題怎么收放,都是動筆之前應考慮清楚的,切忌急于求成。
第三,忌照搬套用硬拼湊。“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不明就里,人云亦云,是起草公文的大忌。初學寫公文,不少同志因為積累不夠,腦子里面沒有貨,只得搬出他人的稿子來拼湊,結果寫出來的文稿活像一個大拼盤,甚至鬧出張冠李戴的笑話。應在理解和歸納的基礎上,讓文字從筆下自然流淌而出。文字沒有高低大小之分,關鍵看用的地方是否合宜!按笤挕辈灰欢ㄓ辛Χ,樸素的語言往往更有力量。
第四,忌文稿擬成急出手。文無止境,好的文稿往往是磨出來的。三分文章七分改,如果敷衍了事、應付差事,很難寫出好文稿!坝癫蛔,不成器!睆闹黝}思想、篇章結構,到語言文字、標點符號,都需反復推敲打磨。初學公文寫作,有時候難以把握重點,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如何避免這種情況?一是統(tǒng)攬全局、大處著眼;二是增刪改調(diào)、各得其所;三是走好程序、分步推進 ;四是反復推敲、盡善盡美。千金難買回頭看,起草公文需樹立精品意識、工匠精神,嚴把政策關、邏輯關、文字關,做到主題鮮明、行文規(guī)范、表達準確。
第五,忌功夫不牢圖輕。巧。為文之道無捷徑,唯有以苦為舟、以勤為徑,日積月累、聚沙成塔,切忌怕苦怕累、拈輕怕重,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叭旯麑W詩,工夫在詩外!逼鸩莨男杈毩曇恍┗竟,比如,善于領會中央精神和上級要求;善于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善于組織語言表達較鮮明的思想觀點;擁有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能力和激情;等等。要把功夫下在平常,多聽多看,多寫多練,就會少走彎路、少丟面子、少栽跟頭。(來源:秘書工作 作者:王金濤)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