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公文寫作是機關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根據(jù)工作經驗,可歸納為“三前”、“三后”。
一、涉及之前先學習。在涉及起草某篇文稿之前一定要找相關資料進行學習,有條件時zui好深入調研,要通過學習和調研熟悉有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學習時資料要精選,調研時務求深入細致,在熟悉工作的基礎上,再構思文稿的寫作。
二、下筆之前先思考。針對一篇文稿,別急于下筆,先要認真思考,把文章的脈絡理清,主次分清,先寫什么后寫什么都要思考清楚,打好腹稿之后再下筆。這樣做既可以避免因倉促下筆寫到中途不知該寫什么的尷尬,也可以避免錯誤的思維模式形成后不易更改的問題。事實證明,腹稿形成后,文稿寫起來比較順手,有時還可以一氣呵成。先打腹稿后下筆,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三、送稿之前要“三問”。一問這篇稿子自己滿意不滿意。如果連自己都認為還沒有寫到位的話,千萬別忙著送出去,而是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反復修改,直到自己認為滿意了才能送給有關領導審閱。二問有無字、句、段落、邏輯方面的錯誤。zui好是自己先朗讀一遍,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及時修改,千萬不能犯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小錯誤。三問清樣是否出錯。打印是否脫、漏頁,頁面設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插入了頁碼,裝訂是否美觀等。盡管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如果做不好,會直接影響整篇稿子的質量,甚至會影響領導對你的看法。
四、成稿之后別忙交。提前完成初稿是文秘人員做好工作的一個基本原則。但稿子寫完后,如果領導沒有催交或距交稿期限還有段時間,zui好是先放一放,呆個一晚或幾天后再回過頭去看看還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有,要及時修改完善。這樣做的原因是,稿子寫好后,初看好像沒有什么問題,但過些時日或經過再思索后,也許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總是改出來的。
五、交稿之后仍有事。稿子經過領導審閱并通過后,仍然不能輕松,而是要隨時留意領導有無修改意見。假若自己還有修改意見,也可以及時與領導溝通,在征得同意并將文稿修改清樣后再送領導審閱(再送文稿時,別忘了將先前送的那份換出來)。臨開會時,要將定稿打印一份(或兩份)提前帶到會場,一則可以做一些會場服務,二則如發(fā)現(xiàn)領導忘了帶稿子或帶錯稿子時好及時“補臺”。這是在會前需要做的事。會議開始后,要對照稿子認真聽領導講話,看看稿子符不符合領導的口吻,看看還有哪些問題,并將這些問題記錄在案,以便下次完善。這樣做的原因是,有些問題往往要在實踐中才會暴露。還有,一篇稿子是否成功,也要通過實踐檢驗才知道。
六、會議之后要總結。會議結束后,要及時按照領導在會上的發(fā)言情況對文稿進行修改,總結經驗教育,切實做到有錯必糾,揚長避短。
尚邦公考
微信號:dxgwyedu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