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我們在做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片段閱讀這部分的題型時候要尋找文段的重點,其中關聯(lián)詞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如表“轉折”、“遞進”、“因果”等關系的關聯(lián)詞。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這樣來運用關聯(lián)詞確定文段重點:
一、轉折后是重點
【例題】對一項科學工作的評價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個數(shù)字的大小,任何數(shù)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評議及對該工作科學意義的具體分析和歷史檢驗。然而,不好的評價指標有可能誤導評審人員,導致錯誤的結果;而好的評價指標可以提供更準確的信息,使相應的評審更加客觀和公正。
作者的觀點是,對科學工作的評價( )。
A. 應該是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的統(tǒng)一
B. 關鍵在于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C. 不應以數(shù)字結論作為主要參考依據(jù)
D. 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才能實現(xiàn)公正
【解析】此題答案為B。把握文段,文段首句給出了評價指標的內(nèi)容,后面的由“然而”表示轉折的關聯(lián)詞引出文段的重點即評價指標的重要性,作者意在強調(diào)建立科學評價標準的重要性,故選B。
二、遞進后是重點
【例題】要讓人民更多地了解司法,參與司法,不僅要讓人民知道實體的結論,而且要讓人民知道程序并參與到程序中來,形成實體性的結論,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求司法權對自我進行約束和限制,更要求公民參與意識、參與行為如同陽光一樣令濫用的權力無處容身。
根據(jù)上述文字,人民參與司法,關鍵是( )。
A. 要增強公民參與意識
B. 要讓人民知道實體的結論
C. 要讓人民知道程序并參與其中
D. 要加強司法權的自我約束和限制
【解析】此題答案為A。該文段由一個“不僅…而且…更”的多重遞進關聯(lián)詞連接,zui后一層遞進之后是文段論述的重點,說明了公民參與意識與參與行為的重要性,故選A。
三、結論詞之后是重點
【例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08年定為“馬鈴薯年”,俗名“土豆”的馬鈴薯被聯(lián)合國的專家們稱為“隱藏的寶貝”。聯(lián)合國用一種農(nóng)作物命名一個年份,在歷史上只出現(xiàn)過一次,就是2003年——國際水稻年。今年的主角為什么不是“玉米”、“蘋果”,偏偏是土豆這個深埋地下、不起眼兒的小東西呢?因為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土豆。 對這段文字概括zui準確的是( )。
A. 土豆和水稻都是重要的農(nóng)作物 B. 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應引起重視
C. 土豆被提到糧食安全的戰(zhàn)略高度 D. 土豆?jié)撛诘木薮髢r值有待進一步開發(fā)
【解析】此題答案為C。zui后兩個句子為因果關系的設問句,一問一答揭示了文段的主旨,即“因為”這個結論詞之后的“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土豆”。故選C。
好仕途遴選
微信公眾號:ahlxksw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