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2013年12月1日省信訪局遴選公務員面試真題
(時間15分鐘,滿分100分)
第一題:請你談談學習與實踐的關系。
(主要測評要素)認知能力。
參考要點:
(1)學習是實踐的前提,實踐是學習的目的,二者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如果將實踐和知識放在一起做比較的話,實踐應該放在首位。
(2)我們必須以學好知識為前提,因為學習是實踐的前提。學是為了有所思,思才會有所悟,只有正確領悟知識的深刻內(nèi)涵,才能在實踐過程中少走彎路,不出差錯。
(3)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把理論學習和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不斷地以理論精神武裝自己,以實踐充實自己,真正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第二題:在實際接訪當中,對待群眾的態(tài)度是下不去,對待年輕人的態(tài)度是說不上,對待老人的態(tài)度是頂回去,請談談你的處理方法。
(主要測評要素)責任與服務意識。
參考要點:
(1)認識:信訪部門處在改革發(fā)展的最前沿,與群眾距離最近,也最容易聽到群眾心聲和呼聲。之所以會出現(xiàn)在實際接訪當中,對待群眾的態(tài)度是下不去,對待年輕人的態(tài)度是說不上,對待老人的態(tài)度是頂回去這些問題,是信訪部門工作人員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所導致的。
(2)態(tài)度決定一切,與群眾打交道,重要的是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群眾。贏得民心,贏得理解,有句話說得好:“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就對你有多親!币虼耍呷罕娐肪,既要抓好關乎人民利益的“大事”,也應抓好百姓眼中的“大事”,對群眾的來訪,認真傾聽,有條件的要抓緊辦,沒條件的要創(chuàng)造條件辦,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決不能一推了之。
(3)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huán)境。
第三題:(請看題簽,再回答問題)
有一起交通事故,交通部門已對交通事故做過處理,已通過法院申訴,有一天,上訪人員穿著孝服,拉著橫幅,在省政府大門口,領導安排你接訪,你怎么處理?
(主要測評要素)解決問題。
參考要點:
(1)啟動集體上訪事件應對預案,組織人力做好安保工作,必要時安排全程錄音錄像,及時將上訪事件報告上級相關部門。
(2)按照信訪規(guī)定,以熱情緩和的態(tài)度面對上訪人員,耐心勸阻他們不要采取過激行為,對政府施壓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要依法上訪文明上訪,同時安排接訪群眾代表,就案件判決理由進行釋法明理。
(3)為避免上訪者情緒激動,事態(tài)惡化,在接訪期間先暫時不強制沒收橫幅,只在大門做好警戒工作。在接訪過程中,遵循“逢進必檢”的工作原則,對上訪代表進行嚴格細致的安檢,以便應對臨時突發(fā)情況,做到規(guī)范執(zhí)法、文明執(zhí)法。
(4)做好思想工作。對上訪群眾進行政策解釋或予以答復,積極協(xié)調(diào)相關部門解決問題,及時反饋相關信息。
好仕途遴選
微信公眾號:ahlxksw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