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一刻不停地增強“看齊”意識
每次天安門前的盛大閱兵,總會給人留下力與美的印象:刀削斧劈的隊形、摧枯拉朽的方陣,如群山列隊、江河奔騰。這就是整齊之美、整齊之力。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正是差異造就了大千世界。參差披拂、錯落有致是美,如濃云潑墨、亂石鋪街。整齊劃一、井然有序也是美,如急雨飛簇、大川橫流。但過于強調(diào)差異,組織的整體性就要大打折扣。對一個團隊、一支軍隊、一個政黨來說,必須追求“群力誰能御,齊心石可穿”的境界。
管理學上,既有“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經(jīng)典說法,也有靠團隊制勝的“狼群效應”,其差別就在于一個是“我”字當頭、個人至上,一個是齊心合力、眾志成城。沒有齊心就沒有合力,沒有同向就沒有同步。正如《六韜》所講:“凡兵之道莫過乎一,一者能獨往獨來!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蔽覀凕h為什么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除了鐵一般信仰、鐵一般紀律外,還離不開廣大黨員的看齊意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zui近召開的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指出的,“經(jīng)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就可以使黨員政治上站穩(wěn)立場、思想上辨明方向、行動上令行禁止。
今天,看齊的難度,不在于找不到目標,而在于愿不愿看齊、會不會看齊。比如,有的黨員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心知肚明,仍把口無遮攔當能耐,只圖一時掌聲,不顧黨的形象;有的領導干部明知正風肅紀的大勢,不是主動讓權力“進籠”,而是琢磨如何“破窗”;還有的說起改革頭頭是道,真刀真槍時卻只想動別人碗里的肉,不想動自己盤里的菜。正是由于看齊意識不強,讓他們忘記了步調(diào)一致,選擇了我行我素;忘記了以身作則,選擇了言行不一,甚至走出隊列而渾然不覺。
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說:“要知道,一個隊伍經(jīng)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間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待R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睉斂吹剑c過去相比,我們的黨員隊伍更加壯大,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更加多樣,形成共識的難度在加大。因而,看齊意識應當也必須予以強化。
人貴在自知,難在識己。思想看齊,不像隊列看齊那樣顯而易見,喊一聲口令即可糾正。一時落后并不可怕,如果能夠對照“三嚴三實”的要求,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跟自己打官司,主動要求看齊,主動接受監(jiān)督,就一定能夠及時糾偏。
“我們的行動是唯yi能夠反映出我們精神面貌的鏡子”。一名黨員的看齊意識強不強,無法用工具來測量,主要體現(xiàn)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一刻不停地增強看齊意識,經(jīng)常提醒自己信念上防動搖、斗志上防衰退、作風上防渙散,就定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積極因素”,凝聚起愛黨、護黨、為黨的磅礴力量。
好仕途遴選
微信公眾號:ahlxksw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