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關注微博
近日,周筱赟爆料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簡稱兒慈會)賬面上有一筆高達48億元的現金。前天晚上,周筱赟再度爆料兒慈會多個基金成立后無任何支出及其賬單中300萬資金異常支出等問題。昨晚,兒慈會對此做出了回應,隨后周筱赟再次對其回應進行了質疑。(1月8日中國新聞網)
針對13個專項基金自成立以來支出一直空白的質疑,兒慈會回應稱2012年6月完成官網改版,有的信息填寫還在逐步完善之中。這樣的解釋真叫人左右為難,是敬佩兒慈會不張揚成績的低調呢,還是批評其工作效率的極端低下?
作為慈善機構,運作了哪些項目、資助了哪些對象、實施的效果如何,通常情況下zui能體現工作成績和社會效益,兒慈會卻對支出項只字不提,聽任其處于空白狀態(tài),給人以沒做實事的錯覺,未免也太低調了吧?叫人更納悶的是,即使去年6月官網改版,都半年過去了,支出項卻遲遲沒有填寫,到底是內容太多了、工作太忙了,來不及、顧不上填寫,還是壓根就沒開展實質性的活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就拿“中實少兒健康專項基金”項目來看,中華兒慈會官網公布的2011年度工作報告第12頁的“重大公益項目收支明細表”第三項顯示,這一由北京新中實經濟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出資500萬元設立的慈善項目,2011年度的收入是62萬元,支出68萬元。支出的68萬元中,“宣傳推廣費用”60萬元,另8萬元是人員報酬、差旅費用、其他費用,而“直接用于受助人的款物”是空白。即使真如兒慈會所言,所謂60萬宣傳費用只是亮角落廣告公司捐贈的廣告位,也只能說明整個運作顯然只是“空轉”狀態(tài)。
更為蹊蹺的是,針對三筆各100萬元共300萬“異常流動”現金的質疑,兒慈會先是表示將逐步公示,如今又說屬于往來款項,不在項目支出中體現,收入、支出本就是記載往來明細,不體現往來款項的賬目還有多少真實性可言?
或許兒慈會的確很忙,沒空理清賬目,更沒空做公示明細之類的工作,所以一直拿“盡快”的承諾敷衍公眾。但不妨說說到底在忙啥,忙出的重大成果何妨也經常向人民群眾報喜?無論如何,筆者還是建議身處誠信危機漩渦中的兒慈會能夠“高調”起來,從百忙中擠出時間把支出空白欄給盡快填實,接受公眾和有關方面的審視和審計,免得總被“誤解”、受“委屈”。
好仕途遴選
微信公眾號:ahlxksw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