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精品|97人人夜夜视频精品|大香大香伊人在钱线久久|亚洲国产日韩无在线播放|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桃色|日韩一级a不卡久久久久久|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亚洲欧美综合图区18P下一页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和根本路線的習題
發(fā)布時間:2012.09.14  瀏覽次數:8509次   來源:好仕途遴選
  ()判斷題

1  黨的絕對領導通過黨委對公安機關實際的、直接的領導才能得到落實。(    )

2  黨對公安工作領導的全面性,就是要求公安機關必須無條件地置于黨中央及各級

黨委的領導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損害或者擺脫黨的領導。(    )

3  黨對公安工作的垂直領導,就是要求公安機關自覺地接受黨中央制定的路線、方

針、政策的領導,同時也應自覺接受黨中央和各級黨委對公安機關實際工作的直接領導。

(    )

4  公安工作要處理社會矛盾中zui具有對抗性、隱蔽性和腐蝕性的問題,堅持嚴格自

律,才能使公安機關加強戰(zhàn)斗力和保持純潔性。(    )

5  在事關重大的案件與事件的處置上,公安機關要及時請示黨中央和地方黨委,以

取得及時有力的領導。(    )

6、組織領導,是實現(xiàn)黨對公安機關領導的組織保證。其實現(xiàn)途徑是黨以黨的zui高綱

領、近期奮斗目標教育和武裝人民警察,使他們既有遠大的理想,又有求實的精神。

7、公安機關作出的戰(zhàn)略性部署,處理政策性、法律性問題,采取有社會影響的行

動時均需主動向黨委請示報告,請黨委研究并作出指示。(    )

8  法制領導,是指黨制定各項公安法律、法規(guī),并監(jiān)督公安機關實施。(    )

9  對于上級公安機關的重要部署及執(zhí)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任務,可不經過黨委的領

導,直接進行。(    )

10  公安部要接受中央政法委員會的領導,各級地方公安機關要接受各級黨委的政

法委員會的領導。(    )

11  各級政府對同級公安機關的領導,是通過行政命令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重大決策的切實貫徹實施。(    )

12  公安機關自覺地置于黨委的領導之下,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便于黨委領導公

安工作的條件,把接受黨委的指導作為根本原則加以制度化,長期全面地貫徹執(zhí)行。( 

  )

13  公安機關必須接受黨委領導的時候,還需要依照黨政分開的原則,同時強調

政府對公安機關的領導。(    )

14  堅持黨政分開,必然分散黨委的工作重點,忙于具體事務,實際上是削弱黨的

政治領導作用。(    )

15  黨的領導與政府領導雖然在性質、職能等方面有區(qū)別,但加強公安工作的目標

是一致的,大政方針是統(tǒng)一的。(    )

16  黨委領導和政府領導都要不斷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通過改革和完善,加強各自

的領導職能,形成領導關系的全面強化。(    )

17  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是黨和政府的群眾路線在公安工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 

  )

18  公安工作的政治路線,是公安工作實行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

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它是在公安工作中服務群眾,保護群眾,宣傳群眾,組織

群眾,依靠群眾的理論、原則、制度和方法的總稱。(    )

19  一切為了群眾,這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態(tài)度。(    )

20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與履行自己的

責統(tǒng)一起來,一方面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利益。(    )

21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

22  情報部門是有關犯罪和社會治安問題信息zui廣泛、zui直接、zui敏感的來源。(

    )

23  公安機關要調整各種社會關系,其中zui基本的關系是公安機關與政府的關系。

(    )

24  在一切監(jiān)督力量中,政府對公安工作的監(jiān)督具有第yi位的意義。政府對公安工

作的體驗zui直接,政府的監(jiān)督具有廣泛性、普遍性。(    )

25  做好群眾工作,一要注意群眾對象的廣泛性;二要注意途徑的多樣化;三要注

意內容和形式的豐富性。(    )

26  群眾工作是公安專業(yè)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群眾工作的情況如何,直接反映在

公安專業(yè)工作的質量上,公安民警要善于面對面地做好群眾工作,掌握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

功。(    )

27  鑒于歷史上在貫徹群眾路線問題上出現(xiàn)過的偏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逐步在政策上把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確定下來。(    )

28  巡警的建立與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動態(tài)管理走向靜態(tài)管理的新舉措,也是密

切警民聯(lián)系的新途徑。(    )

29  110報警服務臺的開通,加快了違法犯罪信息的傳遞,也使警民聯(lián)系的渠道更暢

通、更便捷。(    )

30  警民協(xié)作出現(xiàn)了新形式,如近年來的警民聯(lián)防,設立治安崗亭,警民共建精神

文明

,組織指導群眾義務值勤,共同幫教違法青少年,等等,加強了打擊犯罪、懲治犯罪的工作

,彌補了警力不足,加深了警民之間的理解、信任。(    )

31  公安群眾工作要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就要不斷總結新經驗,開拓新思路,創(chuàng)

造新方法。只有這樣,公安群眾工作才會充滿活力。(    )

32  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屬于國家。人民警察必須把為國家

謀利益作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

33  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方面,廣大人民群眾不僅是積極的擁護者、支

持者,而且是積極的組織者。(    )

34  公安機關的群眾工作是一項多層次、多側面、多門類的內容非常豐富的工作,

而且每項專業(yè)工作都有做好群眾工作的具體要求。我們應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根據不同的

任務、不同的對象及不同的工作要求,有針對性地做好群眾工作。(    )

35  人民群眾在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方面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性;人民群眾是有關犯罪

和社會治安問題信息zui廣泛、zui直接、zui敏感的來源;人民群眾是對解決治安問題施加影響

zui普遍、zui直接、zui及時的力量。(    )

36  近年來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正在朝著“嚴打嚴防”的方向發(fā)展,就是在黨的統(tǒng)一

領導下,動員各社會組織自覺承擔治安方面的責任義務,形成全社會的治安控制網絡。(

    )

37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黨和政府全面解決我國社會發(fā)展問題的戰(zhàn)略方針,是我

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38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黨的領導、公安機關和政府部門三者有機結

的新形式,是公安工作黨委領導的根本原則和群眾路線在新形勢下的新發(fā)展。(    )

Z

39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政治的、經濟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等手

段和措施。(    )

40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措施是:預防和懲罰違法犯罪行為,預防和處置治安事件

和治安事故;教育改造違法犯罪人員,逐步限制消除產生違法犯罪的土壤和條件;建立良好

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保障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保護人民安居樂業(yè),維護國家的長

治久安。(    )

41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依靠力量是各級黨委和政府。(    )

42  綜合治理的實施力量是綜合性的。既要發(fā)揮公安、檢察、審判、司法行政、國

安全等專門機關的骨干作用和職能作用,更要發(fā)揮各部門、各系統(tǒng)、各社會團體、各群眾組

織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作用。(    )

43  防范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落實綜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條件。

(    )

44  必須長期堅持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依法從重從快懲處的政策,

要時在全國范圍或較大區(qū)域內開展對違法犯罪活動集中統(tǒng)一的打擊行動。(    ) 

45  集中打擊或專項斗爭,多數情況下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從全國社會治安情

況出發(fā),主動地和有節(jié)奏、有準備、有重點地開展。(    )

46  積極的預防工作,是減少各種治安危害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

47  要在社會各個方面健全預警制度,加強預防設施的建設,檢查、堵塞各種治安

漏洞。(    )

48  要建立預警制度,通過治安信息的收集與分析,不斷提高對治安危害的

預見性,加強超前控制。(    )

49  圍繞治安問題開展的社會改造,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戰(zhàn)略性措施。(    ) 

50  對造成治安危害的有關人,在執(zhí)法過程中進行的教育工作是指對可能釀成違法

犯罪、治安事件、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點地開展教育工作。(    )

51  防治治安危害的社會教育,是有廣泛社會性的思想工作,要在黨委和政府領導

下,發(fā)動各個部門,特別是宣傳、教育、新聞、出版等部門,以健康的、進步的思想占領思

想陣地。(    )

52  減少治安問題的發(fā)生,只能靠治安行政管理工作。(    )

53  所謂“治理”,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設”,這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程的

一項積極措施。因此,應是邊治邊建,治中有建。(    )

54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規(guī)范建設,就是要使全社會,特別是有關的各級領導,用

科學的綜合治理的理論與知識武裝頭腦。(    )

55  監(jiān)獄和勞動教養(yǎng)管理機關要堅持“教育、感化、懲治”的方針,不斷地提高教

育改造質量,實行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動員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改造工作。(

    )

56  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是預防的重點和關鍵,是搞

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記“重拳”。(    )

()單項選擇題

1  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    )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

A直接領導                          B絕對領導

C垂直領導  D實際領導

2  毛澤東同志在對全國經濟保衛(wèi)工作會議的指示中說:“保衛(wèi)工作必須特別強調黨

的領導作用,并在(    )受黨委直接領導,否則是危險的。”

A形式上  B實際上

C內容上  D表面上

3  (    )是指黨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線、政治原則和方針、政策上的領導。

A政治領導  B思想領導

C組織領導  D決策領導

4  (    )是我國公安工作的政治優(yōu)勢。

A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堅持群眾路線  D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

5  黨對公安工作領導的(    ),就是要求公安機關必須無條件地置于黨中央及

各級黨委的領導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損害或者擺脫黨的領導。

A全面性  B直接性

C絕對性  D無條件性

6  公安機關有法律賦予的權力和強大實力,堅持(    )才能保證其正確運用。

A黨的領導  B依法辦事

C嚴格自律  D有效監(jiān)督

7  堅持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治安形勢和制定政策,這是公安決策正確的

(    )

A有力保證  B根本保證

C思想武器  D重要依據

8  (    ),是實現(xiàn)黨對公安機關領導的組織保證,其實現(xiàn)途徑是健全公安機關

各級黨組織,嚴密組織制度,加強領導管理。

A政治領導  B思想領導

C組織領導  D決策領導

9  公安機關要及時向黨委匯報重要的敵情、社情和治安情況,黨委根據具體情況提

出(    )的決策意見,責成并督促政府和公安機關貫徹執(zhí)行。

A具體性  B政策性

C技術性  D宏觀性

10  公安機關要接受同級黨委的(    )的領導。

A組織部門  B政法委員會

C宣傳部門  D監(jiān)察部門

11  (    )加強了對公安工作的領導,黨的有關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

才能落實。

A黨委  B政府

C上級公安機關  D黨中央

12  (    )是依照國家法律,以行政的手段進行指揮和管理,使公安機關高效

率地執(zhí)行行政職能。

A黨的領導  B政治領導

C組織領導  D行政領導

13  以行政的領導取代或者削弱黨委的領導,必將使公安工作失去有力的(    )

,這對行政領導本身也是不利的。

A組織保障  B法律保證

C政治保障  D思想保障

14  各級政府對同級公安機關的領導,是通過(    )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

策、重大決策的切實貫徹實施。

A政治方向、思想路線和重大決策  B行政管理工作

C思想政治工作  D行政命令

15  (    ),是指為了完成某項任務,需要地方黨委、地方政府共同部署、共

同領導;解決某些重大事件時,需要兩者共同組成領導指揮班子,把領導作用結合起來。

A黨政分開原則  B彼此保證原則

C互相結合原則  D全面強化原則

 

16  (    )是我國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

A思想路線  B組織路線

C政治路線  D群眾路線

17  (    )第3條規(guī)定:“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lián)

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維護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A《憲法》  B《刑事訴訟法》

C《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D《人民警察法》

18  (    )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發(fā)點,是指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與履行自己的職責統(tǒng)一起來,一方面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眾的權

利和利益不受侵犯。

A一切依靠群眾  B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C服務群眾、保護群眾  D一切為了群眾

 

19  (    )就是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

監(jiān)督。同時,要把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好方法、好經驗及時加以總結和推廣,使之

制度化、法律化。

A一切依靠群眾  B一切為了群眾

C服務群眾、保護群眾  D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20  人民警察必須把(    )作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A為人民謀利益  B維護社會穩(wěn)定

C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D維護法律尊嚴

21  公安工作具有廣泛的(    ),尤其不能離開人民群眾的支持。

A實踐性和操作性  B艱苦性和斗爭性

C復雜性和危險性  D社會性和群眾性

22  公安機關要協(xié)調各種社會關系,其中zui基本的關系是公安機關與(    )

的關系。A人民群眾  B各級黨委

C政府主管部門  D其他司法部門

23  在一切監(jiān)督力量中,(    )對公安工作的監(jiān)督具有第yi位的意義。

A人民代表大會  B上級主管部門

C政府監(jiān)察部門  D人民群眾

24  群眾對公安工作的體驗zui直接,群眾的監(jiān)督具有(    )。

A廣泛性、權威性  B權威性、普遍性

C隨意性、普遍性  D廣泛性、普遍性

25  依靠(    )解決警力不足,是客觀要求,具有長期性的戰(zhàn)略意義。

A群眾  B黨委

C政府  D上級公安機關

26  群眾工作是公安專業(yè)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群眾工作的情況如何,直接反映在

公安專業(yè)工作的(    )上。

A效果  B效率

C成績  D質量

27  公安民警必須善于面對面地做好群眾工作,掌握做好群眾工作的(    )

A方法  B手段

C方式  D基本功

28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公安工作群眾路線逐步納入(    )軌道。

A制度建設  B法制建設

C規(guī)范化建設  D民主化建設

29  (    )的開通,加快了違法犯罪信息的傳遞,也使警民聯(lián)系的渠道更暢通

、更便捷。

A有線電視  B警民聯(lián)系卡

C治安崗亭  D110報警服務臺

30  廣泛深入地做好對群眾的宣傳、教育、發(fā)動和組織工作。做好這項工作的意義

,一則(    );二則可以激發(fā)廣大群眾維護社會治安的積極性,敢于起來揭發(fā)、檢舉違

法犯罪分子,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A表明了黨和政府維護人民的利益,堅決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的決心

B要注意群眾對象的廣泛性

C要注意途徑的多樣化

D要注意內容和形式的豐富性

31  近年來,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正在朝著(    )的方向發(fā)展,這就是在黨的統(tǒng)

一領導下,動員各社會組織自覺承擔治安方面的責任義務,形成全社會的治安控制網絡。

A群防群治  B嚴打嚴防

C綜合治理  D社區(qū)警務

32  巡警的建立與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靜態(tài)管理走向動態(tài)管理的新舉措,也是密

切警民聯(lián)系的新途徑。巡警上街,震懾了犯罪分子,人民群眾普遍有了(    )

A公平感  B暢快感

C滿足感  D安全感

33  做好(    ),永遠是公安機關的一項重要任務,永遠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

要條件。A政治工作  B組織工作

C宣傳工作  D群眾工作

 

34  (    )是黨和政府全面解決我國社會治安問題的戰(zhàn)略方針,是我國社會主

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A依法治國  B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C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D群防群治

35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黨的領導、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三者有機結

合的新形式,是公安工作(    )的根本原則和群眾路線在新形勢下的新發(fā)展。

A黨委領導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垂直領導  D綜合治理

36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要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發(fā)揮(    )的職

能作用。

A黨政機關  B群眾組織C社會團體  D公安司法機關

37  不屬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的是(    )

A政治的手段和措施  B經濟的手段和措施

C行政的手段和措施  D外交的手段和措施

38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    )是各級黨委和政府。

A依靠力量  B支持力量

C輔助力量  D領導力量

39  (    )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落實綜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

條件。A防范  B打擊

C教育  D管理

40  必須長期堅持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依法(    )懲處的政策,必

要時在全國范圍或較大區(qū)域內開展對嚴重刑事犯罪活動集中統(tǒng)一的打擊行動。

A從嚴從重  B從嚴從快

C從重從快  D從寬從輕

41  (    )多數情況下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從當地社會治安情況出發(fā),主

動地和有節(jié)奏、有準備、有重點地開展。

A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B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C社區(qū)警務  D集中打擊或專項斗爭

42  積極的(    ),是減少各種治安危害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A預防工作  B打擊工作

C管理工作  D建設工作

43  應對廣大社會成員進行治安形勢和違法犯罪發(fā)展趨勢的教育,提高其(    )

A遵紀守法意識  B社會公德意識

C危機意識  D治安防范意識

44  要建立(    ),通過治安信息的收集與分析,不斷提高對治安危害的預見

性,加強超前控制。

A安全防范制度  B預警制度

C治安聯(lián)防制度  D社區(qū)警務

45  (    )是指對可能釀成違法犯罪、治安事件、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點地開

展教育工作。

A全社會普遍進行的正面教育

B為防范治安危害進行的有針對性的教育

C對造成治安危害的有關人,在執(zhí)法過程中進行的教育工作

D  制裁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對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yǎng)或少年教養(yǎng)及執(zhí)行治安處

罰以后的人員的幫教工作,使他們吸取教訓,不再重犯

46  加強行政管理是減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會秩序的(    ),是直接維護

社會治安秩序的基礎工作。

A重要手段  B關鍵

C首要環(huán)節(jié)  D特殊預防工作

47  通過(    )堵塞漏洞,發(fā)現(xiàn)違法犯罪,提高公民的治安意識,建立良好的

社會治安秩序。

A管理  B建設

C改造  D打擊

48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    ),就是抓緊整頓建設好辦事機構和城鄉(xiāng)基層組

織。A制度建設  B思想建設

C組織建設  D規(guī)范建設

49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    ),是要建立健全有關綜合治理的法律、法規(guī)、

規(guī)章制度的體系。

A制度建設  B思想建設

C組織建設  D規(guī)范建設

50  監(jiān)獄和勞動教養(yǎng)管理機關要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不斷提高教

育改造質量,實行改造工作的“(    )”,動員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改造工作。

A向前延伸  B向外延伸

C向社會延伸  D向前、向外延伸

51  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是(    )的重點和關鍵,

是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記“重拳”。

A管理  B建設

C改造  D打擊

52  堅持“(    )”要與加強公安基層基礎工作、搞好安全防范有機地結合起

來,不斷地搞好專項治理和重點整頓。

A嚴打  B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C打防并舉  D重在治本

53  (    )是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的兩手,二者互相補充,

互相兼容。

A打擊與防范  B管理與建設

C管理與改造  D預防與教育

54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國際局勢的變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繼續(xù)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圖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活動;在國際反華勢力的支持、鼓動下,境內外的敵對分子加緊活動;由人民內部矛盾引發(fā)的群體性事件已經成為嚴重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突出問題;在我國目前所處的體制轉軌的特定歷史時期,誘發(fā)、滋生犯罪的各消極因素大量存在,治安問題的壓力不斷增大,刑事犯罪不僅數量增多,而且危害加劇。這反映了公安專業(yè)工作的(    )

A艱苦性  B復雜性

C危險性  D易受腐蝕性

55  對于高度分散的、隱蔽的,又不斷衍生的犯罪分子,應當采取(    )的對策。

A“大兵團作戰(zhàn)”

B分散地對案件各個偵破,將犯罪分子逐個制裁

C集中優(yōu)勢兵力

D重點在于打擊首要分子

()多項選擇題

1  公安機關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是(    )

A絕對的  B無條件的

C全面的  D直接的

2  黨對公安工作領導的全面性,就是要求公安機關全面地接受黨在(    )的

領導。A政治上  B思想上

C組織上  D工作上

3  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的重要內容是(    )

A政治領導  B思想領導

C組織領導  D決策領導和法制領導

4  地方黨委對公安工作事關重大的問題有權作出決策,其具體內容包括(    )



A進行宏觀公安決策  B對重大問題作出必要指示

C對具體公安業(yè)務進行指導  D做好組織協(xié)調工作

5  公安機關主動地置于黨委實際的、直接的領導之下,要做到(    )

A認真執(zhí)行黨委的決定,重要問題及時請示報告

B當好黨委的參謀和助手

C將上級公安機關布置的工作及時報告黨委,并依靠黨委的領導去貫徹落實

D接受同級黨委的政法委員會的領導,嚴禁把偵查手段用于黨內

6  公安機關正確處理黨的領導和政府的領導的關系,要做到(    )

A既要接受黨的領導,又要接受政府的領導,黨的領導和政府的領導是一致的

B不能用黨的領導代替政府的領導

C要在政府的領導下落實黨的有關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

D要在政府領導下,完成治安行政管理的任務

7  正確處理黨的領導與政府領導關系的原則有(    )

A黨政分開的原則  B彼此保證的原則

C互相結合的原則  D全面強化的原則

8  黨政分開,是指把黨的領導和政府的領導從(    )區(qū)別開來。

A性質上  B職能上

C內容上  D方式上

9  黨委的政治領導與政府的行政領導(    )

A都是不可缺少的

B在領導職能上有原則性區(qū)別,是不能混淆的,也是不能彼此取代的

C  以行政的領導取代或者削弱黨委的領導,必將使公安工作失去有力的政治保障,

這對行政領導本身也是不利的

D  以黨委的領導取代行政領導,則必然削弱政府對公安機關的行政領導,這對黨委

本身也是不利的

10  黨的領導與政府的領導(    )

A  在性質、職能方面有區(qū)別,在加強公安工作的目標上是一致的,大政方針是統(tǒng)一的

B在各自對公安機關的領導中,要互相保證,而不能互相沖擊

C  黨委對公安機關的領導是從政治方向、思想路線和重大決策上保證各級政府對公安機關領導的正確性

D  各級政府對同級公安機關的領導,是通過行政管理工作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重大決策的切實貫徹實施

11  《人民警察法》第3條規(guī)定(    )

A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

B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lián)系

C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

D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維護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2  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是公安工作實行的(    )的工作路線。

A一切為了群眾  B一切依靠群眾

C從群眾中來  D到群眾中去

13  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是在公安工作中(    )的理論、原則、制度和方法的總稱。

A服務群眾  B保護群眾

C宣傳群眾  D組織群眾、依靠群眾

14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這就是要(    )

A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B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和監(jiān)督

C  要把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好方法、好經驗及時加以總結和推廣,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D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維護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5  (    )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A保衛(wèi)國家安全  B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C保持社會穩(wěn)定  D掃除社會丑惡現(xiàn)象

16  公安工作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群眾性,尤其不能離開人民群眾的支持,是因為(    )

A任何治安問題,都離不開群眾生活領域

B人民群眾在解決治安問題方面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性

C人民群眾是有關犯罪和社會治安問題信息zui廣泛、zui直接、zui敏感的來源

D人民群眾是對違法犯罪行為施加影響zui普遍、zui直接、zui及時的力量

17  公安工作必須堅持群眾路線,是因為(    )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B人民群眾是維護社會治安的基本力量

C  公安工作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群眾性,尤其不能離開人民群眾的支持,處理好公

安機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是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的基礎

D公安工作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人民群眾是解決警力不足的人力資源

18  公安機關的群眾工作是一項多層次、多側面、多門類的內容非常豐富的工作,而且每項專業(yè)工作都有做好群眾工作的具體要求,應(    ),有針對性地做好群眾工作。

A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  B根據不同的任務

C根據不同的對象  D根據不同的工作要求

19  公安機關群眾工作的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A廣泛深入地做好對群眾的宣傳、教育、發(fā)動和組織工作

B在各項公安業(yè)務活動中,都有群眾工作的內容

C遵紀愛民,廉潔為民,自覺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

D建立良好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保障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

20  廣泛深入地做好對群眾的宣傳、教育、發(fā)動和組織工作的作用是(    )

A表明了黨和政府維護人民的利益,堅決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的決心

B  可以激發(fā)廣大群眾維護社會治安的積極性,敢于起來揭發(fā)、檢舉違法犯罪分子,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C預防和懲罰違法犯罪行為,預防和處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

D教育改造違法犯罪人員,逐步限制消除產生違法犯罪的土壤和條件

21  廣泛深入地做好對群眾的宣傳、教育、發(fā)動和組織工作,要注意的是(    )

A群眾對象的廣泛性  B途徑的多樣化

C內容和形式的豐富性  D范圍的廣泛性

22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要求是(    )

A要真正把人民群眾當做國家的主人,事事為群眾著想,做人民的孺子牛

B要勤政廉潔,秉公執(zhí)法;樂于奉獻,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

C關心群眾疾苦,開展便民、利民、助民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

D  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堅決杜絕耍特權、逞威風、擺架子,甚至仗勢欺壓群眾,破壞警民關系等違法亂紀的行為

23  近些年來,公安機關創(chuàng)造的公安群眾工作的新形式和積累的新經驗有(    )

A公安工作群眾路線納入了法制建設的軌道

B拓寬了警民聯(lián)系的新渠道

C創(chuàng)造了警民協(xié)作的新形式

D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新局面

24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公安工作群眾路線逐步納入法制建設軌道體現(xiàn)在(    )

A逐步在法律上把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確定下來

B分清了發(fā)動群眾、走群眾路線與搞群眾運動的界限

C  打破了公安工作中的“神秘主義”、“孤立主義”,防止了搞“群眾運動”、“群眾專政”的極“左”錯誤

D使公安群眾工作奠定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基礎上

25  為拓寬警民聯(lián)系的新渠道,廣泛地宣傳、教育和發(fā)動廣大人民群眾,公安機

關近年來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A  開通了110報警服務臺,加快了違法犯罪信息的傳遞,也使警民聯(lián)系的渠道更

暢通、更便捷

B  利用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開設了警務專題節(jié)目和熱線電話,使公安機關得以

將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當前的治安形勢,公安對策以及需要人民群眾支持和配合的事項

,及時告訴群眾

C  建立了巡警,既是公安工作由靜態(tài)管理走向動態(tài)管理的新舉措,又密切了警民的

聯(lián)系

D  運用“警民聯(lián)系卡”、聘請群眾監(jiān)督員監(jiān)督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的工作等方式,

進一步密切了警民聯(lián)系

26  近年來,警民協(xié)作的新形式有(    )

A警民聯(lián)防  B設立治安崗亭

C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D組織指導群眾義務值勤

27  近年來,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正在朝著群防群治的方向發(fā)展,這就是(    )

A設立治安崗亭,組織指導群眾義務值勤,共同幫教違法青少年

B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C在黨的統(tǒng)一領導下,動員各社會組織自覺承擔治安方面的責任義務

D形成全社會的治安控制網絡

28  巡警的建立與工作,其意義在于(    )

A是公安工作由靜態(tài)管理走向動態(tài)管理的新舉措

B是密切警民聯(lián)系的新途徑

C震懾了犯罪分子

D人民群眾普遍有了安全感

29  利用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開設的警務專題節(jié)目、熱線電話的作用是( 

  )

A  使公安機關得以將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當前的治安形勢,公安對策以及需要

人民群眾支持和配合的事項,及時告訴群眾

B  使普通群眾更直接地參與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的工作,監(jiān)督公安機關和

公安民警的工作,因而成為公安機關聯(lián)系人民群眾,人民警察走進千家萬戶的新形式  K

)

C是公安工作由靜態(tài)管理走向動態(tài)管理的新舉措

D加強了治安防范,彌補了警力不足,加深了警民之間的理解、信任

30  近年來的警民聯(lián)防,設立治安崗亭,警民共建精神文明,組織指導群眾義務值

勤,共同幫教違法青少年等警民協(xié)作的新形式的意義是(    )

A這些工作加強了治安防范

B彌補了警力不足

C加深了警民之間的理解、信任

D使公安群眾工作奠定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基礎上

 

31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    )

A黨和政府全面解決我國社會治安問題的戰(zhàn)略方針

B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C是公安工作中黨的領導、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形式

D是公安工作黨委領導的根本原則和群眾路線在新形勢下的新發(fā)展

32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    )有機結合的新形式。

A黨的領導  B公安機關

C人民群眾  D政府部門

33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有(    )

A政治的                    B經濟的

C行政的                    D教育的、文化的和法律的

34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目標是(    )

A預防和懲罰違法犯罪行為,預防和處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

B教育改造違法犯罪人員,逐步限制消除產生違法犯罪的土壤和條件

C建立良好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保障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

D保護人民安居樂業(yè),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35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內容的要點有(    )

A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領導力量是各級黨委和政府

B綜合治理的實施力量是綜合性的

C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是綜合性的

D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目標也是綜合性的

36  綜合治理實施力量的綜合性體現(xiàn)在(    )

A  要發(fā)揮公安、檢察、審判、司法行政、國家安全等專門機關的骨干作用和職能

作用

B  要發(fā)揮各部門、各系統(tǒng)、各社會團體、各群眾組織以及廣大人民群眾

的積極作用

C  既要使已發(fā)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受到應有的制裁,又要防范一切可能的治安危害的

發(fā)生

D  力求減少產生犯罪的社會條件,帶動社會的改造,在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創(chuàng)

造良好的社會秩序、帶來經濟效益等多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

37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    )是綜合性的。

A手段和措施  B實施力量

C目標  D領導力量

38  通過有效的打擊,可以(    )

A發(fā)揮震懾的威力  B狠煞嚴重犯罪分子的氣焰

C有力地遏制嚴重刑事犯罪  D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39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任務是(    )

A  打擊犯罪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落實綜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條件

B  積極做好預防工作,減少各種治安危害,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圍繞治安問題開展

廣泛的社會教育,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戰(zhàn)略性措施

C  加強行政管理工作是減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維護

社會治安秩序的基礎工作

D  加強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規(guī)范建設,是落實綜合治理

的關鍵。加強對違法犯罪人員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預防工

作

40  集中打擊或專項斗爭,多數情況下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從當地社會治安情

況出發(fā),(    )地開展。

A主動地  B有節(jié)奏

C有準備  D有重點

41  積極的預防工作,是減少各種治安危害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其內

容包括(    )

A  應對廣大社會成員進行治安形勢和違法犯罪發(fā)展趨勢的教育,提高其治安防范意識

B  要在社會各個方面健全治安防范制度,加強預防設施的建設,檢查、堵塞各種治安漏洞

C  要建立預警制度,通過治安信息的收集與分析,不斷提高對治安危害的預見性,加強超前控制

D對嚴重刑事犯罪活動集中統(tǒng)一的打擊行動

42  防治治安危害的社會教育是多層次的,其中包括(    )

A  全社會普遍進行的正面教育,如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紀律教育等

B  為防范治安危害進行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對可能釀成違法犯罪、治安事

件、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點地開展教育工作

C對造成治安危害的有關人,在執(zhí)法過程中進行的教育工作

D  制裁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對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yǎng)或少年教養(yǎng)及執(zhí)行治安處

罰以后的人員的幫教工作,使他們吸取教訓,不再重犯

43  全社會普遍進行的正面教育包括(    )

A政治思想教育

B法制教育

C道德紀律教育

D對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yǎng)或少年教養(yǎng)及執(zhí)行治安處罰以后的人員的幫教工作

44  制裁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包括(    ),使他們吸取教訓,不再重犯。

A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幫教工作

B解除勞動教養(yǎng)人員的幫教工作

C少年教養(yǎng)人員的幫教工作

D執(zhí)行治安處罰以后的人員的幫教工作

45  防治治安危害的社會教育,是有廣泛群眾性的思想工作,要在黨委和政府領導下,發(fā)動各個部門,特別是(    )等部門。

A宣傳、教育  B新聞、出版

C稅務、工商  D環(huán)衛(wèi)、城管

46防治治安危害的社會教育,是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思想工作,其要求是(    )

A

要在黨委和政府領導下,發(fā)動各個部門,特別是宣傳、教育、新聞、出版等部門

B以健康的、進步的思想占領思想陣地

C加強宣傳教育的組織工作,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細

D促使消極的、破壞的因素轉化為積極的、健康的因素

47  治安行政管理既有行政強制性,又有行政說服性,必須堅持(    ),同時

努力發(fā)展群眾的自治管理。

A依法管理  B嚴格管理

C科學管理  D文明管理

48  加強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    ),是落實綜合治理的關鍵。

A制度建設  B思想建設

C組織建設  D規(guī)范建設

49  所謂“治理”,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設”,這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程的

一項積極措施。因此,應是(    )

A邊治邊建  B治中有建

C只治不建  D只建不治

50  對違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    )的特殊預防工作。

A教育人  B挽救人 

C防止重新犯罪  D懲治犯罪

51  監(jiān)獄和勞動教養(yǎng)管理機關要堅持“(    )”的方針,不斷地提高教育改造

質量,實行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動員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改造工作。A教育

  B感化

C挽救  D懲治

52  公安機關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應發(fā)揮的作用是(    )

A要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和助手

B充分發(fā)揮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依法嚴懲各種嚴重刑事犯罪分子

C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堅持“打防并舉、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

D配合有關部門搞好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各項工作

53  公安機關要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助手,就要做到(    )

A公安機關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敵情、社情

B探討新問題,總結新經驗

C及時向黨委和政府匯報綜合治理的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D協(xié)助黨委和政府推動落實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

54  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堅持“(    )”的原則。

A打防并舉  B標本兼治

C重在治本  D齊抓共管

55  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

A以教為主,寓教于罰  B教育多數,處罰少數

C當罰則罰,罰如其分  D以罰為主,嚴肅執(zhí)法

參考答案

()判斷題

1√

2×  黨對公安工作領導的無條件性,就是要求公安機關必須無條件地置于黨中央及各級

黨委的領導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損害或者擺脫黨的領導。

3×  黨對公安工作的直接領導,就是要求公安機關自覺地接受黨中央制定的路線、方針

、政策的領導,同時也應自覺接受黨中央和各級黨委對公安機關實際工作的直接領導。

4×  公安工作要處理社會矛盾中zui具有對抗性、隱蔽性和腐蝕性的問題,堅持黨的領導

才能使公安機關加強戰(zhàn)斗力和保持純潔性。

5√

6×  思想領導,是實現(xiàn)政治領導的思想保證。其實現(xiàn)途徑是黨以黨的zui高綱領、近期奮

斗目標教育和武裝人民警察,使他們既有遠大的理想,又有求實的精神。

7√

8×  法制領導,是指黨領導制定各項公安法律、法規(guī),并監(jiān)督公安機關實施。

9×  對于上級公安機關的重要部署及執(zhí)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任務,要在黨委的密切領導

下進行。

10√

11×  各級政府對同級公安機關的領導,是通過行政管理工作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重大決策的切實貫徹實施。

12√              13√

14×  以黨委的領導取代行政領導,則必然削弱政府對公安機關的行政領導,這對黨委本

身也是不利的,必然分散黨委的工作重點,忙于具體事務,實際上是削弱黨的政治領導作

用。

15√          16√          17√

18×  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是公安工作實行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

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它是在公安工作中服務群眾,保護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

,依靠群眾的理論、原則、制度和方法的總稱。

19×  一切為了群眾,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發(fā)點。

20×  一切為了群眾,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發(fā)點。這就是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

務的思想與履行自己的職責統(tǒng)一起來,一方面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另一方面保障人民

群眾的權利和利益不受侵犯。

21√

22×  人民群眾是有關犯罪和社會治安問題信息zui廣泛、zui直接、zui敏感的來源。

23×  公安機關要調整各種社會關系,其中zui基本的關系是公安機關與人民群眾的關

系。

24×  在一切監(jiān)督力量中,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監(jiān)督具有第yi位的意義。群眾對公

安工作的體驗zui直接,群眾的監(jiān)督具有廣泛性、普遍性。

25√            26√

27×  鑒于歷史上在貫徹群眾路線問題上出現(xiàn)過的偏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逐步在法律上把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確定下來。

28×  巡警的建立與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靜態(tài)管理走向動態(tài)管理的新舉措,也是

密切警民聯(lián)系的新途徑。

29√

30×  警民協(xié)作的新形式。如近年來的警民聯(lián)防,設立治安崗亭,警民共建精神文

明,組織指導群眾義務值勤,共同幫教違法青少年等等,加強了治安防范,彌補了警力不足

,加深了警民之間的理解、信任。

31√

32×  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屬于人民。人民警察必須把為人

民謀利益作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33×  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方面,廣大人民群眾不僅是積極的擁護者、

支持者,而且是積極的參與者。

34√

35×  人民群眾在解決治安問題方面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性;人民群眾是有關犯罪和

社會治安問題信息zui廣泛、zui直接、zui敏感的來源;人民群眾是對違法犯罪行為施加影響zui

普遍、zui直接、zui及時的力量。

36×  近年來,公安工作的群眾路線正在朝著群防群治的方向發(fā)展,這就是在黨的統(tǒng)一領導

下,動員各社會組織自覺承擔治安方面的責任義務,形成全社會的治安控制網絡。

 

37×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黨和政府全面解決我國社會治安問題的戰(zhàn)略方針,是我

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38×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黨的領導、公安機關和人民群眾三者有機結

合的新形式,是公安工作黨委領導的根本原則和群眾路線在新形勢下的新發(fā)展。

39√

40×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目標是:預防和懲罰違法犯罪行為,預防和處置治安事件

和治安事故。教育改造違法犯罪人員,逐步限制消除產生違法犯罪的土壤和條件。建立良好

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保障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保護人民安居樂業(yè),維護國家的長

治久安。

41×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領導力量是各級黨委和政府。

42√

43×  打擊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落實綜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條件。

44×  必須長期堅持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依法從重從快懲處的政策,

必要時在全國范圍或較大區(qū)域內開展對嚴重刑事犯罪活動集中統(tǒng)一的打擊行動。

45×  集中打擊或專項斗爭多數情況下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從當地社會治安情況

出發(fā),主動地和有節(jié)奏、有準備、有重點地開展。

46√

47×  要在社會各個方面健全治安防范制度,加強預防設施的建設,檢查、堵塞各

種治安漏洞。

48√

49×  圍繞治安問題開展的社會教育,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戰(zhàn)略性措施。

50×  為防范治安危害進行的有針對性的教育,是指對可能釀成違法犯罪、治安事

件、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點地開展教育工作。

51×  防治治安危害的社會教育,是有廣泛群眾性的思想工作,要在黨委和政府領

導下,發(fā)動各個部門,特別是宣傳、教育、新聞、出版等部門,以健康的、進步的思想占領思想陣地。

52×  除了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之外,抓好其他方面的行政管理,如市場、工商、財

貿、稅務、衛(wèi)生、海關、教育等方面的行政管理,也可以大量地減少治安問題的發(fā)生。

53√

54×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思想建設,就是要使全社會,特別是有關的各級領導,

用科學的綜合治理的理論與知識武裝頭腦。

55×  監(jiān)獄和勞動教養(yǎng)管理機關要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不斷地提高教育改

造質量,實行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動員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改造工作。

56×  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是打擊的重點和關鍵,是搞

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記“重拳”。

()單項選擇題

 

1B  2B  3A  4D  5D  6A  7B  8C  9D  10B  11B  12D  13C  14B  15C  16D  17D  18D 

19D  20A  21D  22A  23D  24D  25A  26D  27D

  28B  29D  30A  31A  32D  33D 

34C  35A  36D  37D  38D  39B  40C  41D  42A

43D  44B  45B  46A  47A  48C  49D  50D  51D

  52A  53A  54B  55B

()多項選擇題

 

1ABCD  2ABCD  3ABCD  4ABD  5ABCD  6ABCD  7ABCD  8

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  15AB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  20AB  21ABC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26ABCD  27CD  28ABCD  29AB  30ABC 

 

31ABCD  32ABC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  37ABC 

38ABC  39ABCD  40ABCD  41ABC  42ABCD  43ABC  44ABCD

45AB

  46ABCD  47ABCD  48BCD  49AB  50ABC  51ABC  52ABCD

  53ABCD  54ABC  55ABC

聲明: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由本站編輯整理發(fā)布,僅用于學習交流,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進行刪除或修改。

好仕途遴選

微信公眾號:ahlxksw

讓學員帶著“?”來,帶著“!”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關注
友情鏈接
大余县| 荣成市| 宜宾县| 琼结县| 永仁县| 东城区| 辽阳县| 托里县| 平塘县| 满城县| 麻江县| 恩施市| 墨江| 陈巴尔虎旗| 平原县| 高唐县| 贺兰县| 洛隆县| 牟定县| 西城区| 普宁市| 双桥区| 乌审旗| 台前县| 赤峰市| 赫章县| 清流县| 金沙县| 金门县| 蓬莱市| 吉林市| 温州市| 神农架林区| 南陵县| 嘉义县| 高台县| 黑河市| 锦州市| 南平市| 仁寿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