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覺得80后吃苦耐勞精神不夠,你怎么評價?
【試題類別】 綜合分析類
【能力考核】 考察考生語言表達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
【解題思路】
。1)分清面試題型:就現象談看法類問題
(2)把握測評要素: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等
(3)整理答題思路:
、俸喴榻B一下現象本身
、诹撩饔^點,并進行分析論證
、郾砻鱾人態(tài)度
【參考答案】
80后的人缺乏吃苦耐勞精神,這幾乎是社會上的一個共識,各種類似的新聞事件頻頻見諸報端、網絡。對于這種現象,各種各樣的評論也眾說紛紜:有批評指責的、有恨鐵不成鋼的、有理性分析的、有反思檢討的。
就我個人來說,我也認同80后的人與以前的人相比,缺少吃苦耐勞精神。但這是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不能完全歸咎于80后的青少年。首先,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國的經濟建設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條件很快得到了改善,艱苦的環(huán)境隨之逐漸快速消失。80后的青少年,沒有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經受過磨煉,吃苦耐勞的精神欠缺并不奇怪。其次,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開始推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每個家庭的子女人數變得很少,這樣父母就將所有的愛投入到很少的子女身上。溺愛、嬌生慣養(yǎng)的現象比比皆是,數不勝數,很多80后的青少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樣的教育方式,也使80后的青少年,喪失了培養(yǎng)吃苦耐勞精神的途徑。
但是,我認為這種現象并不嚴重,不會影響80后的青少年投入正常的工作、承擔起歷史的責任。首先,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前輩人所指的那種吃苦耐勞精神似乎已經沒有太多的用武之地,F在社會,科技、知識是第yi生產力,而在知識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80后的青少年明顯好于以前時代的人。其次,人都是會改變的,當80后感受到肩上的責任時,他們也會做出相應的改變。
所以,我認為對這種現象,不必過于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