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指導:真假話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4.08.15 瀏覽次數(shù):6015次 來源:好仕途遴選
政法干警考試雖說不是跟省考同時進行的大規(guī)模考試,題目難度較省考簡單一些,但是真假話問題是在行測邏輯判斷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需要我們多花時間來研究。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真假話問題是有很多的規(guī)律可循的,是可以通過訓練迅速提高做題正確率的。下面黨校公考就帶領大家來看一下真假話問題的解題方法。
第yi,矛盾法解真假話問題。
例1.某學校學雷鋒小組決定給校園現(xiàn)在的小樹澆水,可當他們到了學校之后,發(fā)現(xiàn)學校正好有三個學生,而小樹也澆過了。甲說:“是乙干的!币艺f:“不是我干的!北f:“不是我干的!边@三個人中有兩個說了假話,一個說了真話,由此可知,澆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其他人
【解析】C選項。
這是一個典型的真假話問題。幾個人有人說真話,有人說假話,知道其中的真假數(shù)量,以此為條件選擇。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第yi步要做的就是“找”。找的是矛盾。因為我們知道矛盾的雙方必有一真一假。所以可以利用起來。題目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甲和乙說的話是矛盾的,也就是說甲和乙說的話必有一真一假。那三句話中的另外一句就只能是假話了。也就是丙說的假話。所以,zui后澆樹的是丙。選C。
第二,反對法解真假話問題。
例2.英國駐深圳某銀行共126名職員國籍情況的信息如下:
。1)所有職員都是英國國籍。
。2)所有職員都不是英國國籍。
。3)行長或助理是英國國籍。
以上信息只有一個是假的,則以下哪一項一定為真( )
A.有些職員是中國國籍
B.所有職員都不是英國國籍
C.有些職員不是英國國籍
D.有些職員是英國國籍
【解析】D選項。
這種類型的題目其實是從上一種矛盾法引申而來的。只不過在這樣的題目中我們找不到矛盾的雙方了。那我們只能從其他方向?qū)ふ,我們發(fā)現(xiàn)在題干中,第yi句和第二句的兩個直言命題是上反對的關系。根據(jù)上反對的意義,我們知道如果兩個命題是上反對關系,那么必有一假。所以(1)、(2)中必有一假。那由題干知,(3)一定是真話,即有人是英國國籍。選D。
這一題中運用的是上反對的關系。當在題目中看到“有些是”、“有些非”的時候就是下反對的關系了,還是一樣的步驟和方法。有些是、有些非必有一真。
根據(jù)上述的兩種方法,黨校公考來歸納一下這種真假話問題的做法:第yi,找。找出矛盾的雙方或反對的雙方。第二,繞。就是根據(jù)題目中給我們的真假話的數(shù)量,利用矛盾和反對的意義,繞開矛盾和反對的雙方來判斷剩下的命題的真假話屬性。第三,回。這個回指的是如若有需要則要把前面的判斷所得繼續(xù)使用,帶回到矛盾或反對中把每一個命題的真假性都給判斷出來。
聲明:本網(wǎng)站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由本站編輯整理發(fā)布,僅用于學習交流,如涉及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進行刪除或修改。